一、方案目標
|
- 為提昇「北一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」夥伴學校之教師,內化並深化其各項知能,建構多元及多樣化教學環境,扎實教師專業知能根基,建立優質育英培訓,並落實產學接軌機制,推動國際化視野,以利各校際與業界之良性互動。
- 深化夥伴學校教師專業知能、提供教師多元化育英成長,鼓勵教師與產業互動,降低產學落差,並與具國際實務之知名人士交流互動,活化教學、拓展國際視野。
|
二、執行方式
|
- 針對教師辦理多元化講座,分別為「深化專業知能課程」、「優質育英提升課程」、「學術提升與產業應用講座」以及「標竿觀摩交流會」四大類型,扎實專業素養根基,提升教師多元培育需求,同時強化學校與產業鏈結度,並透過跨校間交流與分享,激發教學新思維。
- 為因應無法參與實體課程之教師,將各課程上傳至數位學習平台,透過共同的線上教育課程,各校教師可互相經驗交流分享。
|
三、歷年成果介紹
|
- 深化專業知能課程:共辦理2場。
- 103年11月7日於輔仁大學辦理第一場演講,由清華大學李嘉修心理師演說,講題為「教師教學的壓力與焦慮之處理」,參與人數30位。
- 103年11月13日於臺北市立大學辦理第二場演講,由育揚中醫診所歐乃慈中醫師演說,講題為「永保青春健康:談教師的身心健康與養生」,參與人數13位。
- 優質育英提升課程:共辦理2場。
- 103年12月10日於臺灣海洋大學辦理第一場演講,由中央大學洪蘭教授演說,講題為「大腦與學習」,參與人數320位。
- 104年3月11日於輔仁大學辦理第二場演講,由1111人力銀行何啟聖副總經理演說,講題為「就業市場雇用者眼中的畢業生」,參與人數14位。
- 學術提升與產業應用講座:共辦理2場。
- 104年4月27日於臺灣海洋大學辦理第一場演講,由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演說,講題為「從觀摩交流演繹教學研究增能」,參與人數45位。
- 104年5月6日於臺灣海洋大學辦理第二場演講,由國立臺灣大學李鴻源教授演說,講題為「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」,參與人數317位。
- 標竿觀摩交流會:共辦理3場。
- 104年5月5日於國防醫學院辦理第一場演講,由中華大學戴曉霞院長演說,講題為「高等教育國際招生新趨勢」,參與人數27位。
- 104年6月5日於臺灣海洋大學辦理第二場演講,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葉雲龍處長演說,講題為「產業發展趨勢」,參與人數64位。
- 104年6月12日於國立陽明大學辦理最後一場演講,由臺北市立大學何希慧主任演說,講題為「大學校務研究之發展趨勢與議題」,參與人數38位。
|
四、活動集錦
|
- 深化專業知能課程:共辦理2場。
1)103年11月7日清華大學李嘉修心理師演講「教師教學的壓力與焦慮之處理」。

2)103年11月13日育揚中醫診所歐乃慈中醫師演講「永保青春健康:談教師的身心健康與養生」。

- 優質育英提升課程:共辦理2場。
1) 103年12月10日中央大學洪蘭教授演講「大腦與學習」。

2)104年3月11日1111人力銀行何啟聖副總經理演講「就業市場雇用者眼中的畢業生」。

- 學術提升與產業應用講座:共辦理2場。
1) 104年4月27日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演講「從觀摩交流演繹教學研究增能」。
2) 104年5月6日國立臺灣大學李鴻源教授演講「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」。
- 標竿觀摩交流會:共辦理3場。
1) 104年5月5日中華大學戴曉霞院長演講「高等教育國際招生新趨勢」。

2) 104年6月5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葉雲龍處長演講「產業發展趨勢」。

3) 104年6月12日臺北市立大學何希慧主任演講「大學校務研究之發展趨勢與議題」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