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教學實踐研究計畫

社會實踐課程

 

鼓勵教師教學實踐與社會議題結合,111年進入基隆八斗子、和平島、東北角與馬祖等場域為實作演練。教師藉由課程深入場域並協助解決地方問題,例如協宜蘭場域利用農業廢棄物開發循環經濟產品4款,包含米手工皂及洗髮餅等。為使文化永續發展, 開發「牽罟小小科學家」、「海廢漂流記」及「海洋資源的抉擇」等教案,同時培養社區環境教育人才。

圖5-4-1,說明:本校USR計畫團隊串聯了宜蘭的牛頭司-耕牛小學堂與基隆沐澧mooni,共同開發一系列以農耕剩料製成的洗髮餅及潔膚手工皂,以簡單環保材料推廣循環經濟理念。
圖5-4-2,說明:本計畫與頭城鎮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合作,協助社區利用牽罟文化申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,配合社區既有牽罟文化體驗活動,導入公民科學家之調查概念。
 
 
教學實踐研究學校支持措施
 
制度面:通過教育部計畫校長公開表揚,績優計畫另核予獎勵金、教師評鑑列入免評鑑、教學升等明定加分措施,以及納入彈薪機制。
增能面:校內執行「教學實踐研究先導養成計畫」及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教師社群」,111年共28位教師參與計畫、籌組5組教師社群,辦理研習講座及3天密集課程以協助本校教師進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撰寫。
輔導面:製作教師輔導手冊、徵件重點及經驗分享活動5場次、新手部落2場次、一對一專家諮詢5場次、教師自行找尋專家進行專業諮詢之獨諮計畫7場,以及網路諮詢平臺,強化教師參與教學實踐研究動力。112學年度申請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57件比107年(15件)申請件數成長約3.8倍,顯見本校多方支持措施具有成效。
 
圖5-4-3,說明:針對本校獲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之教師,於本校公開場合表揚及核予獎勵金。
圖5-4-4,說明:本校針對教學實踐研究議題定期辦理教師密集培訓課程,激發教師創新的教學策略,增進教師間彼此互動及未來跨域合作的可行性。